168开奖网址
你的位置:168开奖网址 > 新闻动态 >

《心说》原文及译文


发布日期:2025-10-09 01:56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《心说》

张继先

夫心者,万法之宗,九窍之主,生死之本,善恶之源,与天地而并生,为神明之主宰。

心,是一切事物的根本,是人体九窍的主宰,是决定生死的关键,是善恶产生的根源,它和天地一同存在,是精神意识的主宰者。

或曰:真君以其帅长于一体也。或曰:真常以其越古今而不坏也。或曰:真如以其寂然而不动也。用之则弥满六虚,舍之则莫知其所。

【译文】

有人称它为“真君”,因为它因为它是统摄身心的主宰;有人称它为“真常”,因为它超越时空永恒不灭;有人称它为“真如”,因为它寂静澄明亘古不变。运用它时能充塞天地宇宙,放下它时又不知其隐于何处。

其大无外,则宇宙在其问,而与太虚同体矣。其小无内,则入秋毫之末,而不可以像求矣。此所谓我之本心,而空劫以前本来之自有也。

它广阔到没有外界,整个宇宙都包含在其中,与浩瀚的太空合为一体。它微小到没有内核,能渗入秋天毫毛的末端,却不能用具体形象来追寻。这就是我所说的我们每个人的本心,是在天地未开、时间尚未开始的遥远劫初之前,就已经本来具足的存在。

然则果何物哉?杳兮冥,恍兮惚。不可以智知,不可以识识。强名曰道,强名曰神,强名曰心,如此而已。由是观之,岂不大乎?岂不贵乎?

那么它究竟是什么东西呢?它幽深莫测,模糊不清。无法用智力去理解,无法用意识去辨认。勉强把它称作'道',勉强把它称作'神',勉强把它称作'心',不过就是这样罢了。由此看来,它难道不宏大吗?难道不珍贵吗?

然而轮迥于三界,出入于生死,而不能自已者,何也?盖一念萌动于内,六识流转于外,不趋乎善而趋乎恶,故有天堂地狱因果之报,六道输回,无有出期。可不痛哉!可不悲哉!若夫达人则不然也。故斋戒以神明其德,一真澄湛,万祸消灭。

可我们为何还在三界中轮回,在生死间徘徊,无法自主呢?这是因为内心萌生一个念头,六识(眼耳鼻舌身意)便随之在外流转;若不趋向善念反而趋近恶念,就会产生天堂地狱的因果报应,在六道中轮回不息,没有解脱之时。这怎能不令人痛心!怎能不让人悲叹!但通达此理的人则不同。他们通过斋戒使德行光明澄澈,保持纯真本性,使万千灾祸自然消弭。

老子曰:致虚极,守静笃,万物并作,吾以观其复。夫物芸芸,各归其根,归根曰静,静曰复命,复命曰常,知常曰明,不知常,妄作凶。所谓常者,越古今而不坏者是也。所谓妄者,一念才起者是也。

老子说:达到虚寂的极致,坚守彻底的清静,万物一同生长发展,我从而观察它们的循环回归。万物纷繁众多,最终都会回归其根本。回归根本叫做'静',静叫做'复命'(回归本然),复命叫做'常'(恒常规律),认识常叫做'明'(智慧通达),不认识常,就会胡作非为而招致灾祸。这里所说的'常',就是那个超越古今而永恒不灭的本体;这里所说的'妄',就是心念刚刚动起的那个瞬间。

庄子曰:既以为物矣,欲复归根,不亦难乎。在易也,其为大人乎。自玆以往?

庄子说:人一旦化成了具体事物(指有了形体的生命),再想回归本源,不是很困难吗?这种转变的契机与境界,大概只有《易经》里所说的'大人'(悟道之人)才能做到吧。从此之后(又该如何呢)?

慎言语,节饮食,除垢止念,静心守一,虚无恬淡,寂寞无为,收视返听,和光同尘。瞥起是病,不续是药。不怕念起,惟恐觉迟。譬如有发,朝朝思理。有身有心,胡不如是?行住坐卧,勿使须臾离也。无何有之乡,华胥氏之国,吾其游焉。

说话要谨慎,饮食要节制,清除污垢、止息妄念,让心灵宁静、专守一境,达到虚无恬淡、寂寞无为的境界,收敛视线,回归内在听觉,收敛锋芒,与尘世和谐共处。妄念突然生起是毛病,不去延续它就是解药。不怕念头生起,只怕觉察得太迟。就好比人有头发,每天早晨都要想着梳理;我们有身体、有心念,为什么不像梳理头发一样时时修持呢?无论行走、停留、安坐、卧眠,都不要让这修持之心片刻离开。那空无所有的理想之乡,那上古华胥氏安居的逍遥国度,我愿就这样悠游于其中。
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

Powered by 168开奖网址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